2025年6月19日,北京市"十五五"旅游发展规划研讨会暨北京旅游学会第七届第五次理事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旅游学会主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承办,旨在科学谋划北京旅游业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推动首都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建设。
研讨会由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吕宁教授主持。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常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张严等领导出席会议。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董耀会、张辉、韩玉灵、陈荣、李尊敬等理事会成员,各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及代表,以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旅游企业的专家学者近40人参加了会议。

北京市“十五五”旅游发展规划研讨会暨北京旅游学会第七届第五次理事会合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常林为此次研讨会发表致辞,他强调,“十五五”规划是推动首都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期待学会充分发挥智库优势,为规划编制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和实践指导。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常林致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张严在随后致辞中表示,二外将继续依托旅游学科优势,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为北京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输送高水平人才与智力成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张严致辞
随后,学会理事分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对“十五五”旅游发展规划开展深入务实研讨,建言献策成果丰硕。上午,董耀会、张辉、韩玉灵、陈荣、李尊敬、蔡红、胥波、曾博伟、刘家明、蒋依依等专家围绕旅游产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服务质量提升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专家们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和实践经验,为北京"十五五"旅游发展提出了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北京市“十五五”旅游发展规划研讨会上午现场
下午时段,王琪延、殷敏、张玉钧、陶犁、朱万峰、李云鹏、陈霁、李朋波等专家继续围绕规划重点议题进行研讨。与会专家从休闲产业、体育旅游、生态旅游、城市规划、旅游投融资等多个维度,为北京旅游业未来五年发展路径提供了多元化的专业视角。

北京市“十五五”旅游发展规划研讨会下午现场
本次研讨会聚焦“十五五”规划编制,围绕旅游产品创新、基础设施完善、生态保护强化、服务质量提升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会行业专家和学会理事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实践经验,积极建言献策,为规划编制提供了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凝聚了发展共识。
理事会议程稳步推进 学会建设再上台阶
研讨会期间,北京旅游学会还召开了第七届第五次理事会。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吕宁主持会议并代表秘书处汇报了2025年上半年学会工作情况。报告从学术研讨、刊物出版、智力帮扶和制度建设四个维度全面总结了学会上半年工作成果,获得理事会一致认可。

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吕宁主持会议并代表秘书处汇报工作
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旅游学会财务管理制度》,从收入支出管理、报销流程、票证监督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学会财务运作,强化制度保障。同时审议通过成立旅游投融资专业委员会,旨在搭建文旅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平台,助力项目落地转化。
会议还通报了张慧英、宋昌耀、纪洪强三位副秘书长的任命情况,为学会注入了国际化视野与产业实践经验。理事会最后发布了北京旅游学会2025年十大研究课题,涵盖演艺旅游融合、乡村旅游提升、存量资产盘活、入境旅游战略等前沿领域。
专委会建设扎实推进 多元化发展格局形成
理事会后,学会召集各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开展半年工作交流与研讨。专委会交流由纪洪强副秘书长主持,景区发展专委会、研学专委会、温泉专委会、新业态专委会以及旅游投融资专委会的负责人依次进行工作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各负责人分别就专委会的组织架构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与理事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大家对专委会未来建设建言献策。

北京旅游学会专业委员会现场
本次会议既是对学会上半年工作的系统性总结,更是对北京旅游 “十五五” 规划的前瞻性谋划。通过一天的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为北京旅游业未来发展贡献了专业智慧,形成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学会将持续发挥 “智囊团”“连接器” 作用,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为首都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贡献专业力量。
撰写:张媚月 徐玲玲
审核:吕宁 张慧英

扫码加入北京旅游学会
编辑| 许琪
审核| 张慧英 王政红
北京旅游学会